近年来,四川阿坝工业园区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州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围绕“产业协同、资源整合、招商策略”核心,在发展理念、路径方法上实现多重突破,以“三新”实践绘就民族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阿坝方案”,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推动州内园区与“飞地”园区联动发展,是阿坝工业园区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破解发展矛盾;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阿坝融入新发展格局,有效应对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
州内园区聚焦“稳存量、促转型”,推动高耗能产业绿色升级;“飞地”园区聚焦“扩增量、提质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效益统一。
从战略维度出发,将清洁能源、矿产、生态资源优势与成德绵地区技术、市场优势对接,构建“资源—加工—市场”闭环产业链。从长远发展出发,对锂电、光伏等产业进行科学调整,州内园区从“卖原料”向“产成品”转型,“飞地”园区从“单点生产”向“集群发展”升级,切实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为破解“州内原料输出、‘飞地’单点生产”的产业链断层问题,阿坝工业园区以“协同互补”探索产业合作新路径。
一方面,州内园区锚定“基础配套”,加快电解铝精深加工、氢能产业探索、锂电原料精选等项目建设,阿坝铝厂技改项目年内投产、华电红原“光氢氧电热”多联供项目加速落地,持续提升原料附加值。
另一方面,“飞地”园区聚焦“补链强链”,成阿园区引进电池封装企业,德阿园区培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推动“州内锂矿—飞地材料—终端应用”全链条成型。同时,高效联动“双向赋能”,建立“两周一报、月度例会”信息共享机制,跟踪锂电材料、光伏组件等协同项目,明确德阿园区留存电量、矿产资源投入合作模式,实现州内绿色转型与“飞地”创新发展双向赋能。
近年来,阿坝工业园区以“全域联动聚合力、优势互补强效能”为核心,构建州内、州外招商引资新体系,推动招商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在统筹协作上,组建“州内园区+‘飞地’园区”招商联盟,建立项目信息共享、联合推介机制,定期开展跨区域招商研讨,整合资源、集中力量。
在产业聚合上,打通“资源—产业—市场”对接通道,以州内资源优势与飞地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互补开展合力招商,强化产业链聚合效应。在模式创新上,深化“全员招商”“飞地飞企”模式,企业注册于园区,生产车间布局在土地充裕、配套完备且产业融合度高的区域,既享政策资金支持,又优化空间布局、破除土地瓶颈。
此外,阿坝工业园区还开展专业赋能培训,围绕政策解读、产业定位、项目对接技巧、精准招商案例等授课,分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的招商机遇与项目谈判、政策兑现实操经验,为招商队伍“充电”。
未来,阿坝工业园区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招商效能,为阿坝典范建设、阿坝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